2008/4/21

古巴正贏取「思想之戰」

勒韋華


導引:

卡斯特羅有兩方面是惡名遠播的 :


  1. 他的演說長篇大論;一旦站到米高峰前,他便沒完沒了地不停講三、四小時。似乎還沒有人敢截停他。幸運地,他的聽眾也以難得的耐性聽下去,甚少半途離場。

  2. 他不用講稿。演說完全是天馬行空,自由發揮。於是,他帶著聽眾遊花園,天南地北,從歷史到現實,從個人到集體,都逃不脫他的視野。


人們於是奇怪,他的聽眾能追隨他的所指,能貼近他的思路麼?


如果從此便得出結論,以為卡斯特羅衹不過是一個自我中心的狂人,這可是大錯特錯了。歷史上衹有極少數的政治人物,能夠在眾多民眾跟前,自覺揮洒自如,蹤蹤而談而不被民眾離棄;列寧、托洛茨基、盧森堡、李本克內西和蔡特金是佼佼者,卡斯特羅和格瓦拉是後起之秀。查韋斯衹能當上半個。而似乎連馬克斯和恩格斯都欠缺這方面的才華,更不用說斯大林、毛澤東和胡志明的官腔了。


他們的秘密在於:在領袖和民眾之間祇有極細的間縫,以致領袖口中的話便是民眾心中之言。


20051117日,卡斯特羅年79歲,也是他成為哈瓦拿大學法學院學生的60周年,他應邀向當代的學生演說,結果便是長達40多頁的演詞。這該是卡斯特羅在退位古巴總統前最後的一場公開演說。


很少古巴以外的人能有耐心讀完這40多頁的演詞,而且不被它所惑,仍然能把握住它的中心主題。


所以,我們在下面刊出了勒韋華的一篇簡介這場演講的文章,相信這該足以讓讀者瞭解古巴領導層最近年來的政策意向。若在讀完此文後,讀者仍願意挑戰自已的耐性,則可以去讀原講稿的英譯:http://hastasiemprecuba.blogspot.com/2008/04/fidel-castro-speaks-at-university-of.html


摘要 : 卡斯特羅在20051117日向哈瓦拿大學的學生問道:


「革命是否注定會土崩瓦解,還是人們令到革命倒下來?人類和社會是否可以防止革命的崩潰呢?我隨即還要問︰你們是否相信我們這場革命的社會主義進程會倒下來呢?」 (台下大聲回答︰不會!)「你們曾經想過麼?你們曾否對它深切反省過呢?


「你們知道那些我剛談到的各種不平等嗎?你們是否知道某些已普遍化的習性呢?你們是否知道,這個國家有些人每個月的收入,比那些遠在危地瑪拉山區的【古巴】醫生的收入高出四、五十倍呢?又或者,那些遠在非洲、在海拔幾千公尺高、在喜瑪拉亞山區拯救生命的醫生,他們只賺取相等於這些污穢的小惡棍們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入息?這些惡棍們把氣油買給新貴,以貨車和釣重機從港口把物資運走。」


古巴不僅已經從美國的經濟封鎖和蘇聯解體之後的困難時期下生存過來。古巴革命的人民和領導層在過去六年里面,還積極地推動了一場名為「思想之戰」的策略,以強化社會主義革命。


作者概況

歌莉亞‧勒‧韋華 (Gloria La Riva)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便是美國社會和政治運動的活躍分子,尤其是在對抗種族主義和唯性別主義、同性戀權利運動方面。與此同時,她是古巴革命的一個長期的支持者。不久之前,她和其他人創辦了「社會主義與解放黨」(Party for Socialism and Liberation),並為該黨機關刊物「社會主義與解放」編輯部成員。


勒‧韋華目前是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候選者之一,代表「社會主義與解放黨」出線。


(本文原刊在「社會主義與解放」雜誌,20061月號。

<http://socialismandliberation.org/mag/index.php?aid=543>


^^^^^^^^^^ ********** ^^^^^^^^^^


古巴不僅已經從美國的經濟封鎖和蘇聯解體之後的困難時期下生存過來。古巴革命的人民和領導層在過去六年里面,還積極地推動了一場名為「思想之戰」(battle of ideas) 的策略,以強化社會主義革命。


這場思想之戰的最近計劃,便是大規模投資在醫療、教育和文化的發展上面,並且振興社會主義的經濟方法。與此同時,又大力壓止貪污和盜竊社會的財產。


在這場戰役的背後是古巴經濟的加速增長;這令到國家能加重本身在經濟方面的份量,例如在社會主義的分配辦法方面,使到新情况對工人有利,並針對那些在蘇聯崩解之後所實行的經濟讓步政策中獲得好處的小企業主。


重振社會主義的方法

1991 年蘇聯瓦解之前,古巴的基本經濟支持靠蘇聯提供。1991年起,古巴面對嚴重的物資短缺,經濟混亂。僅僅為了生存就要作出不顧一切的奮斗,古巴領導層被迫採納資本主義的方式去刺激經濟。不過。卡斯特羅及其他古巴共產主義者都盼望終有一日可以不再使用這種改革來作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這樣的一天終於來了!

2004年,古巴的國內生產總增長了5% ,旅游業增長了。去年,估計古巴經濟會有9%的增長,失業率會降至僅僅1.9%


隨着經濟的增長,所有有關的部門和機構都要參加如何重新引進社會主義的經濟措施的計劃,而不是沿用近年來向資本主義傾斜的辦法。


首先,在去年五月宣布了令全世界驚雅的一項公報,不許美國貨幣再是流通貨幣,並推行一連串銀行措施以強化古巴貨幣。


古巴的銀行客户自願減少了57%美元存款,古巴的可兌換彼索反增加了300%,國內通行的彼索則增加35%

1990年代,由於蘇聯崩潰所帶的嚴重經濟下滑,古巴政府不得不引入可帶來外滙的政革,包括容許私人就業、外國投資、發展國際性旅游業、讓國外人匯錢給古巴家人、容許美元流通和有限度容許農產品市場。


古巴政府和共產黨坦白指出這些政革並非為建設社會主義,而是為了復蘇經濟而作出的讓步,讓已取得的社會主義成果能得以保持,等到將來能夠再去實行「社會主義建設」。


古巴經濟已從「社會主義陣營」崩潰後的危機回復過來。


反貪污的青年蹤隊

古巴總統卡斯特羅最近向古巴人民提出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古巴革命會不會因為未能反對特權和資產階級的影响而遭打敗呢?


2005126日他在紀念「思想之戰」六周年的集會上說:「我們曾經看見一些偉大國家英雄式的革命倒下去了,或者分崩離柝,僅僅因為貪污腐化、官僚主義、缺乏自覺意議、採用錯誤的群眾工作路線,或者因為其他的錯誤。」


古巴的年青人在這次革命更新運動裡面擔當起主要角色。數以萬計剛畢業的醫療工作者、藝術教師和社會工作者,都参與動員起整個社會以加強社會主義意識的工作。


例如,社會工作者是一門需受特別訓練、要取得大學學位的新工種;社會工作者組成靑年縱隊,幫助有需要的人解決困難。自從2000年這類工作展開起,已有28,000人畢業,7,000人仍在就讀。


這些青年人組織的工作是在鄰舍和住家之間活躍地聯系居民,進行調查和記錄居民的生活數據。他們去了解每個人每個家庭面對的特殊間題,不論是退休人士、待業者、單親母親、被父母忽視的兒童,等等;然後幫忙把問題解決。


社會工作者最近進行了一項逐家逐户的調查,發現有37,000名獨居退休人士需要個別的照應,這就令到政府明白給年老人的退休金是太少了,於是給所有長者都加了退休金額,並給他們開設了100個服務項目。


目前,社會工作者又參加一項新運動︰反對盜竊重要的能源。過去,一直有人以賄賂的辦法從加油站偷取電油,令國家損失社會性開支。但究竟損失多少便無從得知。


20051010日,古巴政府採取一項創新行動,派出10,044名社會工作者到哈瓦拿和各省市的加油站。此後好幾個星期,青年人在個油站負責加油。他們還跟隨着運油車,監視儲油庫,緊緊留意着寶貴的燃油。


由於有年青人在場,油站工人再不能進行「檯底交易」。經過兩個月的警戒,國家從加油站得到的收入增加了兩倍。政府現在正對燃油設立更緊密的控制新措施。


古巴青年人組成的「社會工作者」,是「思想之戰」的重要部份。


社會工作者十分受歡迎。這些年輕的工人主要來自工人階級的背景;他們被視為是針對「新有錢人」而衛護人民的利益。


卡斯特羅在2005117日向哈瓦拿大學的學生說:「在這個國家內,究竟有幾許方法去偷竊呢?當我們每日都從民意調查站讀到人民追問何時這些「細路仔」會到廉價商店、到藥房、或到所有其他地方時,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每個人都十分欣賞這些「細路仔」,我是指那些社會工作者,他們原本來自經濟上欠缺優勢的環境,但今天已高度地準備好了,而且得到鍛練。」


卡斯特羅說:不要讓革命倒下

他解釋,我們從蘇聯的瓦解必須吸取一個教訓,就是內部的疏忽會助長革命的解體。

「我相信,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是令人痛心的;它應該可以改好而不是遭毀滅。你或會認為我們對那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國家之一如此瓦解了這難令置信的現象,已反覆思慮了很多次了; 因為這個政權的力量可以和另一個超級大國相效量,而它曾在反對法西斯主義的戰爭里付出了屬2,000萬名人民性命的代價。


「革命是否注定會土崩瓦解,還是人們令到革命倒下來?人類和社會是否可以防止革命的崩潰呢?我隨即還要問︰你們是否相信我們這場革命的社會主義進程會倒下來呢?」 (台下大聲回答︰不會!)「你們曾經想過麼?你們曾否對它深切反省過呢?


「你們知道那些我剛談到的各種不平等嗎?你們是否知道某些已普遍化的習性呢?你們是否知道,這個國家有些人每個月的收入,比那些遠在危地瑪拉山區的【古巴】醫生的收入高出四、五十倍呢?又或者,那些遠在非洲、在海拔幾千公尺高、在喜瑪拉亞山區拯救生命的醫生,他們只賺取相等於這些污穢的小惡棍們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入息?這些惡棍們把氣油買給新貴,以貨車和釣重機從港口把物資運走。」


除了要節省氣油,古巴政府還以一種廣泛的計劃,給所有人換掉過高消耗能源的電器,例如電冰箱和燈泡。小型企業,例如設有十二座位的餐館,或其他的自顧人士,就要繳付高於工人要付的電費。


佔主動力的原則是把工人和退休工人視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基石,現在必須給與優先照顧。


上面提到卡斯特羅117日在哈瓦拿大學的演講,是紀念他六十年來的革命生涯,當中他談到了對古巴革命的展望︰


「那些做工而又生產的人會得到較多,他們將會買到更多;那些做了幾十年工的人會得到更多,亦會有更多。國家將會有更多物質,但它永遠不會是一個消費社會。它會是知識、文化和只能憑想像才可描繪出來的超凡的人類發展;它是藝術、文化和科學,但不是化學武器的發展, 是無人可剝奪的自由的氣息。」


在較早之前的1028日,卡斯特羅也指出:「這幾千個社會工作者祗不過是所有社會工作者中的一小部份,他們的作為是要達成古巴經濟的鞏因,他們努力要建立的原則便是要讓那些勞動的人,那些在工廠拿取工薪和拿退休金的人、專業工作者、教師、醫生和生活各方面工作着的人們,能得到最多,能成為現實。是的,這些人應該是得到最大好處的人。」


社會主義意識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一項根本不同,是社會主義的發展必須透過人的自覺意識,以及透過與其他人的團結一致,尤其是與被帝國主義操控的人民的團結。


在社會主義國家內,工人階級和意識較少的人仍受資本主義思想所主宰和影响。美國社會當被初看者去看會很優越,顯示出很有錢,又有無數的商品廣告。可是,在這個國家內卻有幾百萬人越來越難享用到教育、醫療、住屋和就業這些基本需要。


前東歐國家和很大部份的蘇聯社會受80年代資本主義凱歌的影响,於是人們以為古巴也會走上這些前社會主義陣營的老路。


是革命的意識,共產主義思想,以及古巴人民及領導人不惜一切保衛社會主義的决心,令到古巴能夠迎接那場反共風暴。


盡管面對封鎖、資源短缺和美國的侵略,古巴仍成為社會主義的指路燈。


古巴革命察覺到社會上最不足的地方,並尋求解决問題,批評自已的弱點,反對特權,這種能力正是令它能生存下去的驗證。


(文濮 譯,原載於「人民間」網站。)

2008/4/17

古巴華人對古巴革命的貢獻

中國僑網

20070829

據香港《亞洲週刊》報道,美國左翼記者華特斯以數年時間深入古巴採訪,最近出版了一部關於三個有華人血統的古巴將領故事的書,她並在美國華人聚居的各大城市演講,介紹華人在古巴革命中的事跡,剖析古巴革命的脈絡。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加勒比海古巴島上的卡斯特羅兄弟和切‧格瓦拉等人領導一批游擊隊,挑戰古巴獨裁者巴蒂斯塔政權。數百名華人響應卡斯特羅的革命號召,參與武裝鬥爭,其中有三名華裔因戰功彪炳,革命成功後皆晉陞准將。


美國左翼記者瑪麗‧艾麗斯‧華特斯(Mary-Alice Waters)以數年時間親自到古巴搜集華人參與革命戰爭的歷史,並訪問了三名華裔准將。現為「探路者」(Pathfinder)出版社總裁兼《新國際》雜誌主編的華特斯,將她的採訪記錄編成《我們仍在寫歷史:古巴革命中三位古巴華人將領的故事》(Our History Is Still Being Written: The Story of Three Chinese-Cuban General in the Cuban Revolution)。這本書出版後已經發行四版,華特斯在美國東西兩岸華人聚居的大城市發表演講,介紹古巴華人與古巴革命的關係。華特斯可說是第一個向西方介紹古巴華人參與卡斯特羅革命的新聞工作者。


十九世紀中葉,中國人就開始向海外移民,拉丁美洲最早出現華人的地方是古巴與秘魯。今年六月適逢華人移居古巴一百六十週年,在古巴華人日益凋零的今天,回顧華人與古巴建國的密切關係,更能瞭解華人移民與當地社會融合的艱辛過程。


一八四七年六月三日,一艘西班牙船載運了兩百零六名華工到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做苦工,六月十二日又運送了三百六十五名華工到古巴。他們都是所謂的「契約華工」,這批廣東人被賣到海外做奴工,每天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從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前半期,約有百萬華工出洋當苦力,被稱為「賣豬仔」。陳翰笙所編著的《華工出國史料》對華工出洋血淚史有詳細的記載。拉美地區最早的華僑社團即成立於古巴的哈瓦那 (Havana)。一八六七年第一個華僑社團「結義堂」成立,翌年「恆義堂」開幕,不久廣東客家人又成立「義勝堂」。這些早期的華僑社團不僅揭開了拉美地區華僑組織的先河,更為日後促成古巴華人參與脫離西班牙統治的獨立戰爭,平添了團結一致、共同抗暴的動力。


據史料記載,自一八四七年六月至一八七四年期間,古巴有十四萬一千名華人,占當時古巴人口的十分之一。哥倫佈於一四九二年發現古巴,一五一一年古巴即成了西班牙殖民地,直至一八九八年美西戰爭,美國擊敗西班牙。古巴人民於一八六八年至一八七八年發動第一次獨立戰爭,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的高壓統治,戰爭打了十年,革命未能成功。古巴人民於一八九五年再發動第二次獨立戰爭,堅持到一八九八年,卒靠美國之助推翻了西班牙統治,但亦從此被「美國佬」所變相併吞。古巴雖在一九零二年成立共和國,但一直是美國控制的勢力範圍。


留著辮子參加革命

古巴兩次獨立戰爭期間,數千華僑留著辮子投身革命洪流,當時有數支部隊全由華人組成。這批由廣東人、客家人組成的華軍,驍勇善戰,不怕難、不畏死,英名遠揚古巴全島。古巴獨立戰爭英雄甘札洛‧狄格沙達(Gonzalo de Quesada)將軍曾盛讚古巴華人的忠貞、英勇,他說:「在古巴獨立戰爭中,沒有一個華人當逃兵,也沒有一個華人做叛徒。」這句話已被鐫刻在哈瓦那的一個公園裡,碑文為西班牙文,另有一行中文字:「古巴獨立紀功碑——旅古華僑賜助」。華人武裝部隊中有不少人是客家人,他們充分發揮了客家人不屈不撓的「硬頸」本色,把鮮血灑在加勒比海島上。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和勞爾‧卡斯特羅(Raul Castro)兄弟以及切‧格瓦拉(Che Guevara),領導一群熱血青年進行革命戰爭,試圖推翻腐敗親美而又獨裁的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政權。當時亦有數百名華人加入游擊隊,其中最著名的是阿曼都‧蔡(Armando Choy)、戈斯達沃‧徐(Gustavo Chui)和摩西斯‧王(Moises Sio Wong)等三人,他們後來都被晉陞為準將。


蔡氏一九三四年生於古巴,父親一九一八年來自廣東,母親為古巴白人。蔡氏是古巴近代革命史上有名的「七二六運動」(卡斯特羅於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六日造反失敗)的元老,也是古巴共產黨創黨人之一。一九六一年四月美國中情局策動古巴反共流亡人士登陸豬灣,企圖推翻卡斯特羅政府,這批千名流亡人士在海灘遭到古巴軍隊痛懲,絕大多數被俘。蔡氏以營長身份率軍圍剿有功,一九七六年晉陞准將,後曾做過大使。


徐氏一九三八年出生,母親是古巴黑人,家境清貧,十六歲即加入游擊隊跟隨卡斯特羅,在打過豬灣之後,一九八零年升至准將。徐氏曾率古巴軍隊遠征非洲安哥拉、埃塞俄比亞和莫桑比克,並做過古巴駐安哥拉軍副參謀長。一九八八年坐車觸雷,一條腿被炸斷。


王氏一九三八年出生,其父一八九五年移居古巴,母親為華人,姐夫曾經是中國國民黨古巴支部書記長,是個富商。王氏讀高中時,即參與反政府行動,是「七二六運動」元老。一九五七年投身革命,負責成立憲兵部隊。王氏與卡斯特羅兄弟和格瓦拉的關係頗密切,曾做過勞爾‧卡斯特羅副官。一九七六年晉陞准將,現為古中友好協會會長。


華人族群急速消失

卡斯特羅在革命成功後曾當面問王氏,到底有多少華人參加過古巴獨立戰爭與革命戰爭?王說,確實數目也許永遠無法得知,因為許多參戰華人已改用西班牙姓名。在拉美國家的華人小區裡,古巴華人與當地人(包括西裔白種與黑種土著)通婚最多、同化最強,因此混血改姓亦最為普遍。目前古巴政壇上,國會國際關係委員會副主席拉佐格‧巴雷多的祖父母皆為華人;國內貿易部長芭芭拉‧卡斯提羅‧古伊斯塔斯的祖母為華人;古巴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思想部書記伊斯塔班‧拉佐‧赫南德茲的祖父是華人。


切‧格瓦拉從事革命活動時,曾處決了一名張姓(Chang)華人土匪,游擊隊皆稱這名打家劫舍的張姓土匪為「中國張」(Chino Chang)。三十九歲的格瓦拉一九六七年十月在玻利維亞死難前,他的革命夥伴璜(約翰)‧巴布魯‧張(Juan Pablo Chang)亦被逮捕。格瓦拉有時亦戲稱他為「中國張」。這位張姓革命鬥士比格瓦拉早數小時就義。


蔡、徐、王三名將領年輕時都會說華語,長大後都忘記了。王氏說,目前整個古巴華人小區還能說母語 (廣東話或客家話)的只有三百人左右。古巴華人小區也是一個急速消失的族群和文化叢體,文化人類學家和華人移民史專家如果未能及時搶救古巴華人歷史文物和進行口述歷史工作,則再過幾年,古巴華人歷史將從此隨風而逝了。


華裔古巴人:在革命的洪流裡

南方週末

20080408

《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三個華裔古巴將軍在古巴革命中的經歷》(Our Historyis Still being Written: the Stories of Three Chinese-Cuban Generals in the Cuban Revolution)是美國左派出版社「尋路人」(Pathfinder) 2005年推出的一本重要作品,內容主要是對今天古巴軍隊中三個身居高位的華裔將軍的訪談。書的策劃、採訪和編輯是同一個人。出版社非常重視這本書,時至今日還在美國各地(尤其是華裔社群和大學)舉辦座談會和其他形式的活動進行推銷。由於書的內容涉及華裔移民在古巴的歷史和在古巴革命中的作用,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應該有特殊的興趣。


革命前古巴華裔社群的形成

這本書的書名就隱含了對所謂「歷史終結論」的反駁。自上個世紀90年代初蘇聯東歐陣營瓦解、其他一些主要社會主義國家開展或深化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後,美國學者福山的「歷史終結論」為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提供了一個理論解釋,宣佈了20世紀形形色色的對抗市場經濟、民主制度和個人自由的革命和社會實驗的失敗。在這個意義上,意識形態的歷史以自由主義的勝利而「終結」了。福山的這個解釋理所當然地被很多左翼理論家視為西方在冷戰結束初期作為戰勝者一方的自鳴得意。在隨後的討論中,有很多論者指出自由主義並不能解決後冷戰時期的種種意識形態問題,因此「歷史」並沒有「終結」;但在另一方面,對冷戰時期和自由主義對峙的特殊的意識形態的「終結」,除了一些聲調高亢但內容空虛的政治聲明,似乎還沒有什麼以事實為基礎的有力反駁。因此,說自由主義終結了意識形態的歷史根據不足,說自由主義打遍天下無敵手更是誇張,但說曾經和它對抗的一些主要意識形態之退出歷史舞台,似乎是一個難以反駁的事實。


但是,《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恰恰是要在這後一個方面挑戰「歷史終結論」。它的目的是通過三個華裔古巴將軍半個世紀的革命經歷,說明古巴的革命在後冷戰時期仍然在繼續。這本書主要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華裔在古巴:社會主義革命帶來的變化」。華人前往古巴始於1840年代。當時西班牙在古巴的殖民政府迫於國際社會廢奴運動的壓力,開始著手準備結束奴隸制,從中國引入了大約15萬名契約勞工緩解奴隸制結束所帶來的蔗糖種植園的勞工短缺問題。這些中國契約勞工到古巴後的境遇十分悲慘,契約上明文規定的報酬和福利得不到保障,勞動條件十分惡劣,實際境遇和黑奴十分相近。到了1870年代中期,清政府在國內外壓力下展開調查,結果是和西班牙政府簽約,廢止契約勞工。餘下的中國勞工中有相當大一批人在獲得自由後留在了古巴,後來陸陸續續不斷有中國人前往古巴謀生,組成了古巴的華裔社群,建立了中國城。


在《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中,華裔古巴人的身份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殖民統治和舊政權下種族歧視的對象、民族獨立的參與者和1959年以後社會主義革命的受益人。換句話說,華裔古巴人要麼是受苦人,要麼是革命者和被解放者,這種陰陽身份轉換以1959年為界。這些無疑是事實,但僅僅是一部分事實。華裔早在19世紀末就加入了爭取古巴獨立的民族鬥爭,贏得了包括古巴獨立之父馬蒂在內的古巴民族主義者的尊重。華裔對古巴獨立的貢獻在1959年以前就被古巴社會所承認。其次,更重要的是,華裔古巴人有不同的社會經濟成分和地位。和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中國移民一樣,他們發憤工作,通過個人奮鬥和社群合作取得經濟成功,他們當中有工商業者、銀行家、餐館老闆、商店店主、專業人士和街頭小販。他們的貢獻是古巴經濟和社會生活的一個有機部分,他們的勤奮也贏得了不同族裔古巴人的尊敬。革命前古巴中國人社群非常活躍,華文報紙就有4份,還有眾多的會館和組織。經濟成功和社區自立是千千萬萬中國移民在世界各地得以落地生根的關鍵,也是中國人在本土以外對世界文明的奉獻。當然,黃、賭、毒這些陰暗面在華裔群體中也非常突出,是中國城複雜的社會生態的組成部分。因此,革命前古巴華裔的身份是五光十色的,決不僅僅是盼解放的受苦人。《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一書中雖然也承認華裔的經濟活力,但卻把這個事實從華裔「階級分化」的角度來敘述,使之符合「革命」的主題。


華裔社群在革命後的遭際

華裔古巴人和1959年古巴革命的關係是雙重的:很多人出於對民主自由和族裔平等的嚮往加入了革命,組成了華裔縱隊。這些人在革命後如果選擇繼續和新政權合作 (1959年古巴推翻獨裁者巴蒂斯塔的革命實際上是由一個民主革命的統一戰線發動的,但革命後一種政治勢力獨佔政權的現實很快瓦解了這個統一戰線),他們可以進入上層,成為種族平等的象徵。書中的三位將軍用自己身居高位來說明「社會主義革命」給華裔帶來的種族平等,說這在美洲其他有華裔的國家是罕見的,對於中國讀者來說這顯示了「官本位」意識並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而是所有政治權力高於一切的社會的價值標準。實際上,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麼古巴舊政權和軍隊中的種族成分也不簡單,被推翻的軍事獨裁者巴蒂斯塔 (他從1930年代到1950年代末一直影響古巴政壇)就是姆拉托(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另一說是他實際上是姆斯蒂索,即白人和美洲土著居民的後代),因此舊政權下的種族壓迫和歧視又從何談起呢?


更重要的是,1959年以後參加革命的那一部分華裔地位的上升並不能代表整個華裔社群的命運。在革命後的社會改造中,經濟上成功的華裔社群首當其衝,和外國資本一起成為國有化和合作化的對象,近百年發展起來的私營華裔社區經濟到了1960年代中期不復存在,甚至連街頭小販都在1968年的「革命攻勢」運動中被掃除乾淨。這個運動類似於中國「文化大革命」和大躍進的結合,當時古巴全國動員,投入一個不切實際的1000萬噸糖的指標,號召無私奉獻和自我犧牲,為此一夜之間消滅一切殘剩的小生產者和私營經濟,街頭攤販的「財產」被沒收,攤主集中送入勞動營。至於華裔社區獨立的組織、出版物和各類活動,在新體制下更是不可能繼續存在。因此,革命後古巴華人雖然在新政權下政治上處於和其他族群平等的地位,但同時喪失了自己歷史上所形成的經濟和社會地位以及自主性,而這恰恰是古巴華裔的族群特徵。但《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對這段革命終結了華裔社群的歷史一字不提。


古巴華裔社群的這個遭遇在當時並不是孤立的。在第三世界形形色色的「國有化」和「經濟獨立」的浪潮中,被「充公」的並不只有西方資本和民族資本,也有大量的華裔資本和中小商業。例如1964年緬甸軍政府實行「社會主義」,剝奪私人資本,首當其衝的就是華裔社群,很多一夜之間從腰纏萬貫到一文不名的華裔只好回到中國,他們的身份也由「活僑」(即在居住國有產業的統戰對像)變成「死僑」(即回不去的、不再是統戰對象的華僑)1970年代中期南越和柬埔寨「革命」成功,又再次上演了針對華裔的這樣一出「社會主義改造」悲劇。數十萬華裔喪失的不但是財產,更是生命,很多人只得投奔怒海,成為難民,而且還背上了「剝削者」和「寄生蟲」的惡名。他們當中很多人輾轉來到北美後重新白手起家,現在又是成功的小業主。在那些他們曾經生活並在經濟上獲得成功的國家,對他們財產的「國有化」雖然是赤裸裸的剝奪,遠比剝削更惡劣,但卻蒙上了「公有」和「公正」的道義外衣。相對於西方資本和所在國的民族資本,華裔實業家和一般生意人雖然是富人,但卻是弱者,他們的發展沒有任何政治勢力可以依賴,完全靠經營得法,靠辛勤流汗,夾著尾巴做人,政治動亂中常常成為犧牲者,因此成功特別來之不易。不但如此,他們在居住國受到的這種政治和經濟遭遇也根本得不到自己原來祖國政府的同情甚至聲援,因為中國當時自己也剛剛經歷了類似的「社會主義改造」,不但要向共產主義窮過渡,還要號召世界革命。


1959年古巴革命給華裔社區造成的衝擊是如此巨大而徹底,以致古巴華裔的族群意識到了1980年代弱化到了難以恢復的地步。書中受採訪的老將軍們承認,到了1980年代,古巴華裔的新生代對「華裔古巴人」的概念十分陌生,但他們把這種族群身份意識的喪失完全歸於自然原因,說這是因為當時在古巴「只有大約300人是在中國出生的」(意為還活著的第一代移民),而迴避社會政治原因。按照這個解釋,那麼華裔必須依靠源源不斷的新移民來保存自己的族群特徵,這顯然和很多國家華裔族群生存的歷史和現實不符。華裔社群受衝擊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哈瓦那中國城的衰落和破敗。書中說,1993年一些華裔後代向中古友好協會聯合發起請願,要求修整和復興哈瓦那的中國城,具體達到兩個目標:一是保護中國城原來的傳統文化和藝術,二是恢復中國城的經濟活力。由於書中只渲染1959年革命後華裔中的革命者政治地位的上升,對整個華裔社群尤其是中國城在革命後的遭遇基本沒有介紹,因此這個「新發展」對於不瞭解歷史演變的讀者來說顯得十分突兀:既然華裔古巴人既參加革命又從革命中獲益,那麼他們的社區中國城又到哪兒去了呢?古巴華裔社區衰落的一個原因和中古關係有關:從1960年代中期開始一直到1990年代末,古巴由於和蘇聯結盟,被當時的中國稱為蘇聯稱霸全球的馬前卒,兩國關係不是敵對就是冷淡,古巴的華裔當然不能指望有什麼出頭之日。到了1990年代初,蘇東瓦解,古巴轉而從中國獲得巨額援助和國際支持,這也就是為什麼 1993年古巴一些華裔後代有勇氣發起請願、要求恢復中國城活力的政治背景。


華裔將軍與古巴經濟改革

如果說《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對於華裔社群在1959年革命後的遭際的介紹大有值得推敲之處,那麼它的第三部分「特殊時期及其他」對自1990年代以來古巴社會的演變為讀者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材料,而這和「歷史沒有終結」這個主題是非常相關的。1990年代早期蘇聯結束對古巴的全盤經濟援助後,古巴經濟陷入困境,不但從1960年代早期就實行的食物和主要生活物資(包括火柴和手紙)的配給制變本加厲,有世界糖罐之稱的寶島連糖都要從拉美鄰國進口。中國社科院拉美所著名專家徐世澄先生在他2004年發表於《拉丁美洲研究》上的關於古巴經濟的論文中詳細羅列了古巴人民生活物質的配給情況,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看。


值得讚賞的是,《我們的歷史沒有終結》對於古巴經濟困難不但沒有迴避,而且沒有簡單地歸結於「外國封鎖」。三位受訪者之一邵黃將軍甚至說他小時候看到古巴大量向外國出口西紅柿、豆類和捲心菜,但革命後古巴完全依賴蘇聯和東歐的蔬菜,因此這個渠道一旦結束,古巴蔬菜極端短缺,給外國遊客食用的蔬菜都要從海外空運。古巴飛行員稱這些航班為「恥辱的飛行」。為了擺脫經濟困境,領導古巴軍隊後備役的邵黃將軍 (他也是古中友協主席)在第二號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支持下主持了有限的經濟改革,號召大種蔬菜,多餘產品可以在市場出售,多勞多得,按勞分配。這個經濟改革首先在軍隊進行,因為軍隊有政治特權,可以試點,可以經商。這個改革的結果是有些菜農的收入超過了部長的名義工資,邵黃為此受到政治壓力,被批評為 「走資本主義道路」,鼓勵兩極分化,在國家經濟困難時把緊缺物資(菜棚設備等材料)用來生產和國家大政方針無關緊要的蔬菜。在這場「姓社姓資」的爭論中勞爾出面說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原則,說菜農的收入不可以高過部長的工資是沒有根據的。他還說自己是這個實驗的「教父」,有問題可以找他。


對於瞭解古巴革命歷史的人來說,這場「姓社姓資」的討論似曾相識。1960年代早期在實行了國有化和計劃經濟之後,古巴立刻出現了經濟困難並實行了生活物資的配給制(從那時起一直延續至今),當時一些經濟領導人主張倣傚蘇聯的經濟改革,實行一定的物質刺激、市場機制和獨立核算,保障人民的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供應,但這個主張被否定,隨後發起了類似於中國大躍進和「文革」的「革命攻勢」運動,企圖一舉過渡到共產主義。回顧這段往事,讓人不禁掩卷而歎。


今天,華裔邵黃將軍主持有限經濟改革的勇氣使人想起了半個世紀前曾經活躍在哈瓦那中國城的華裔先人。在這個意義上,可能也僅僅在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歷史」——指華裔對古巴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實在在的貢獻而不是一個更宏大的意識形態化的歷史敘事——沒有 「終結」,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卡斯特羅 : 致中國人民

卡斯特羅

我十分滿意地獲悉,具有幾千年文化歷史的古老的中國人民將讀到本書所闡述的思想。本書題為《菲德爾100小時訪談》(中文版書名《菲德爾‧卡斯特羅訪談傳記:我的一生》-編者注)。這是我接受法國記者伊格納西奧‧拉莫內採訪時的談話。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熱情地翻譯出版了這本書。

120年前,我們的民族英雄何塞‧馬蒂在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時,曾在一部為兒童和少年撰寫的書中提到一位中國皇帝,當他歡慶勝利時振臂高呼:"若天下無自由,普天大眾揮鞭躍馬探求之!"

古巴的歷史見證了中國人深埋心中的堅定的自由信念。很多中國人英勇獻身於我國的獨立戰爭,大大增強了我們古巴人-- 1868年以來浴血奮戰的人民-- 對中國的高度敬仰。英國當時出於商業和競爭動機,力圖用中國奴隸代替非洲奴隸,以契約形式把中國人騙到西班牙殖民地古巴。馬蒂的密友貢薩洛‧克薩達為之讚歎,寫下名句:"在古華人沒有一個是逃兵,沒有一個是叛徒"

20世紀中期,首先在中國、繼而在古巴發生的社會革命使兩國人民結成兄弟,肩並肩為社會主義而鬥爭。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7年的短短時間裡,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引擎。

而在遙遠的另一邊,古巴不屈不撓,頑強抵抗歷史上最強大的美國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強力經濟封鎖,度過了近50個春秋。古巴能夠組織起來進行抗爭,靠的不僅僅是愛國主義精神,還有世界其他革命人民提供的廣泛聲援和支持,其中包括親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當今世界,我們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我們必須以智慧進行鬥爭,以多極化反對武力和單極世界。在21世紀的世界形勢下,應該依靠中國。沒有中國根本性的積極參與,人類將無法應對面臨的很多挑戰。

正是出於這種實質性的原因,我們對譯著的出版賦予特殊意義。這將使偉大中國的讀者和學者更多瞭解我們拉丁美洲的歷史,更加瞭解目前在西半球所發生的具有重大國際影響的事件。

20032005年進行的諸次漫談中,法國記者的提問涉及很多複雜的問題。當時我並未想到我的答記者問會形成此書。

拉莫內是反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世界運動的活躍分子和戰士,在本書的引言中,他基於歐洲知識分子的觀點,坦率地提出了那些並不必然與我們古巴人一致的東西。這些顯現在西班牙版本和古巴首次發行的版本中。

我沒有機會審校西班牙版本和古巴首次發行的版本。在此之後,我承諾與拉莫內一同全面而仔細地審校此書,其中一部分留有錄音或錄像,另一部分來源於漫長的航空或陸路旅行途中的速記資料。20067月底,當我身臥病榻時,便投身這一義不容辭的重要義務和我們的鬥爭所要求的其他很多活動中。我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曾整周整周地、逐段逐句地審校訪談中所涉及的主要事件。

值第14屆不結盟國家首腦會議於9月在哈瓦那召開之際,在古巴發行的本書第二版於一個多月後問世。我交付拉莫內的審校稿增加了80頁篇幅,其中涉及到1962年十月危機期間我與蘇聯總理尼基塔‧赫魯曉夫往來的信件,1990 年科威特遭受佔領時我與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的往來信件,以及20024月委內瑞拉發生未遂政變時古巴所採取的措施。

我康復之後,不斷尋求提供更加廣泛和準確的資料,利用數周時間準備本書的第三版,饋贈將於2006122日來古巴參加我80歲生日慶典的很多朋友。在此幾乎 4個月之前的813日,我度過了自己的生日。另外,我還對本書的風格和內容作了新的修改。後來,伊格納西奧‧拉莫內記者為出版本書法文版專門提出一些問題,我把相關問答也納入了本書的第三版。


中國讀者可以發覺,針對延續幾年的採訪所提出的問題,我所闡述的思想處於充分發展之中。我直截了當,沒有迴避任何問題。現在,我獲得了更詳盡的資料,並擁有時間深入思考和闡述這些問題。

本書即將出版之時還十分榮幸,正值10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成立58週年,自那時起,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是該國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軍事和革命鬥爭的成果。我十分欽佩中國人民,欽佩其勤勞、智慧和獻身精神。

菲德爾‧卡斯特羅‧魯斯

2007912

(《菲德爾‧卡斯特羅訪談傳記:我的一生》全書連載:

http://book.qq.com/s/book/0/12/12968/index.shtml
)